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0节(1 / 2)





  邵瑜微微一愣,问道:“你们竟然是兄弟?”

  “经了这一遭,我二人也算是同甘共苦了,因而决定结拜为异性兄弟。”

  邵瑜没想到还有这一遭,这个时代青帮虽然混乱,但大多数人都十分讲情义,他也确实有些心动了,毕竟如今一直是他一个人单打独斗,许多时候行事都十分不方便,若是能将这两人发展为外围人员,也算是一件好事。

  邵瑜见他们执意如此,便与他们说好,也不是做什么门下,而是正经的雇佣关系,邵瑜每个月给他们兄弟一笔钱,他们兄弟帮他做事,这兄弟二人本来都想白干,此时见还有工资,哪里还会有半点不情愿,很快就将事情定了下来。

  如今情况危急,也容不得邵瑜继续细细做实验,他知道这样制出来的药品纯度不够,但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如今加紧时间扩大生产规模才是最重要的。

  邵瑜又联系了枫树,枫树不懂医学,但听了邵瑜说的第一个流程就皱起了眉头,说道:“如果有水果、面条和粮食,谁舍得会将它们放发霉……”

  邵瑜一愣,觉得自己有些何不食肉糜了,粮食同样珍贵,一来弄不到这样大批量的粮食,二来也没有懂实验的人才,红党大多数人都是泥腿子出身,要制出这样的药物,必须要专业的人才,如果要大规模生产,需要的人才、器材更多。

  “不如你先等一等,这是大事,你我都决定不了,我必须要跟组织汇报。”枫树见邵瑜一脸为难,突然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依赖邵瑜,邵瑜费尽心思发明新药,且已经实验成功,邵瑜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后续的路不能全都赖在邵瑜身上。

  邵瑜这次接头之后,回去又将资料再梳理了一遍,又仔细回忆起脑海里那些药方来,也拿出几个简单易制的外伤药方子来,最后他写了一封信,寄给了远在英国的郑锦绣。

  一个月后,哪怕邵瑜事先向上面汇报了一些异动,但仍然没有影响历史大势,双七事件依旧爆发。

  几个月后,沪上沦陷,金陵全城缟素。

  邵家和郑家得了消息,随着政府要员一起提前转移到重庆,而邵瑜所在军统站,部分人员撤离重庆,大部分人员从表面转移到地下。

  邵瑜不顾邵父的威胁,留了下来。

  而此时,郑锦绣带着儿子邵容乘坐远轮抵达港城,郑锦绣成功与组织派遣过来接头的人员会面。

  三天后,郑锦绣拿下了港区偏远郊区的一块废弃的厂房,很快这里建起了一座制药厂。

  十二月底,沪上军统战副站长李远叛变,大量军统人员被东瀛方逮捕。

  邵瑜凭借着好身手逃脱,进入法租界。

  “我要去延安。”邵瑜朝着枫树说道。

  军统站副站长叛变,几乎所有人员的资料全都泄露,只要这个副站长还活着,邵瑜根本无法继续开展活动,他这大半年在军统里面做事,也拿了不少钱财,全都捐给了组织,他的组织实在是太穷了,郑锦绣在港区办厂花的,也都是邵瑜之前的积蓄。

  如今这局面,前方战线拉得太长太广,就连之前掐的跟乌鸡眼一样的果党和红党,此时都决定携手合作,邵瑜继续留在沪上也没有太大意义,还不如直接去正面战场尽自己的一份力。

  “不行,你对组织十分重要!”枫树却想也不想就拒绝了他。

  邵瑜对于组织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才,因而组织不希望他受到半点损失,而枫树的建议是让邵瑜继续潜伏下来,给组织提供更多的情报。

  邵瑜在法租界里待了三天,然后就消失了。

  如今到处都乱成了一锅粥,枫树想要找他却根本无从找起。

  邵瑜离开法租界不久,立马就遇到了同为军统站的同事,这同事也没时间对邵瑜的身份进行鉴定,直接交给了邵瑜一个任务:重建沪上军统组织。

  第106章 民国传奇(十二)

  重建沪上军统组织。

  这绝对不仅仅是表面听起来那么简单,将一个已经破碎的组织推倒重建,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

  但里面蕴含的意味也十分清晰。

  上头将重建的任务交给邵瑜,而不是交给别人,这意味着,邵瑜会是新军统组织的负责人。

  卧底成为组织老大,也算是卧底生涯的巅峰。

  但邵瑜要面临的困难十分明显,副站长李远叛变,大批军统人员被捕,原站长英勇就义,如今留下来的全是些散兵游勇,甚至里面还说不清楚到底有没有隐藏着东瀛方的卧底。

  在上前线和继续卧底之间,邵瑜选择了继续卧底,上前线的机会很多,但这次的机会却万年不遇,此次若能扛住了,等到日后抗战结束内战开始之时,说不得等重庆那位飞机失事了,邵瑜还能趁机接替那位的位置。

  若非沪上军统站实在没有一个能够扛得住事的人,重庆那边也不会将这个任务交给邵瑜,相较于旁人来说,邵瑜虽然资历很浅,但能力很强,他加入沪上军统组织不久便有了非常突出的业绩,还曾经出国留学,最重要的是,邵瑜的父母家人全在重庆,邵瑜的命脉在重庆,这样的人很难叛变。

  邵瑜目前动向有了变动,自然要重新向组织汇报,他再次回到法租界,听到邵瑜不用离开沪上,枫树很是松了一口气,而听到邵瑜的新工作,他也颇有些无语,毕竟能卧底闹成这样,也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邵瑜很快就开始展开沪上军统站重建事宜。

  副站长李远叛变牵扯出一大批军统人员,这些人员里又有很多人叛变,如今为了将原本沪上军统站的人一网打尽,这些人员又四处攀扯,甚至被东瀛方的人带着在各个街口认人,邵瑜想要召集自己原来的同事,也十分艰难。

  只是原军统站面对这样的局面,倒是给了邵瑜一个借机洗牌的机会,可以将自己的人安插进去,他很快将自己扩招的想法上报给重庆方面,重庆方面倒也爽快,给了他一笔活动经费,就让他放手进行扩招之事。

  邵瑜很快就将捡到的两兄弟安排进了军统站,接着两兄弟又介绍了几个青帮的人,而红党那边也出了两个人,再加上原军统的两个同僚,一个简易的班底算是组成了。

  重新组建的军统站,很快接到来自重庆的第一个任务:刺杀叛变的副站长李远。

  邵瑜也知道这个任务既是重庆方面对他的考验,也是一次立威行为,震慑那些企图叛变的军统内部人士。

  这次行动的成败,也代表着新建立的军统站能否取得重庆方面的认可,甚至关系到后续重庆方面给予的扶持资金数额。

  “三水,大头,观察结果如何?”邵瑜问道。

  邵瑜怕被叛变的同僚们认出来,因而没有亲自出去观察,而是让郑三水和王大头这两个没有在同僚面前露过脸的人出去侦查,这两人先前混青帮的,也算有一些相关经验,加之邵瑜又提点了一番,做的也算有模有样。

  两人很快就打探到了李远的下落,军统的叛徒们一共有十人,这十个人并没有聚集在一起,李远和另外两个人住在一起,他们三人并不是单独居住,而是被东瀛特高课的人关押在一处安全屋里。

  这个安全屋位于虹口区,距离宪兵司令部不过两条街,且安全屋里还有特高课的人陪同他们一起,既是保护,也是看押,邵瑜的人手想要接近,很难。

  如今虹口区里到处都是东瀛移民,华夏人待在里面备受歧视不提,稍有举动就会引起东瀛人的注意,因而想要在安全屋刺杀李远,几乎不可能。

  新军统站的人这些天凑在一起,也不知道开了多少次会,只是一直还没有拿出一个合适的办法,一开始的想法是在饭食里投毒,但并不保险,毕竟第一个人吃了之后,后面的人也不会明知有问题还继续吃下去,这样既不能确保杀了李远,还很容易暴露意图打草惊蛇。

  而后他们又提出远程狙击,只是远程狙击的条件实在苛刻,这些人里也就邵瑜枪法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