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节(1 / 2)





  可他好像是来真的,梁言回想起今晚在酒店他说的那些话,非常利落果断,毫不拖泥带水,直接把自己的意图表明了,同时也把决定权给交给了她。

  梁言反问自己,就当他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不知道被什么给蒙蔽住了眼睛所以才心血来潮想娶她好了,那她呢,答应吗?

  天上掉馅饼,还是双黄馅的,接还是不接?

  梁言本来想打个电话给齐萱的,转念一想又作罢,依齐萱咋呼的性子,要是知道了这件事她今晚肯定不得安宁,而且,她还会怂恿她点头答应陈之和。

  虽然她是有结婚成家的想法,但还没到失去理智的地步,她和陈之和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年龄,职业,收入,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如果要和人组成一个家,她就不能不考虑这些。

  她其实很清楚,他们不合适。

  那拒绝他,放弃这个能脱离原生家庭的好机会?她好像又下不了决心,毕竟陈之和这个人,对她的诱惑力还是很大的。

  梁言仰天长叹一口气,她着实有点苦恼,陈之和这根浮木,到底要不要抱?

  还没等她想明白,天公不作美,稀稀拉拉的雨滴落了下来。

  秋冬的雨水冰凉凉的,滴在脖颈上能叫人打个哆嗦,梁言眼见雨有下大的趋势,只好暂且把纠结的问题搁下,匆匆回家。

  今晚这个点回来已经迟了,但蒋教授没微信电话催她,自从上回她负气离家出走那晚后,为了制裁她这个不孝女,新的一轮冷暴力开始了。

  梁言站在家门口暗自叹息一声,掏出钥匙开门。

  梁母听到开门声从厨房走出来,和蔼地笑道:“回来啦。”

  梁言愣在玄关处,蒋教授一反往常地以笑脸相迎让她怵得慌,她难免去猜教授葫芦里又卖的什么药。

  “言言回来啦。”

  又有一人从厨房里走出来,梁言见了那人立刻就明白蒋教授反常的原因了。

  “奶奶。”梁言搓搓手,恭敬地唤道。

  梁奶奶手上包着饺子,眼睛却看向梁言:“怎么这么迟才回来,在外面玩疯啦?”

  “没有。”梁言干巴巴地应道。

  梁母帮着解释:“她工作忙,经常要加班。”

  “幼儿园的工作能有多忙。”

  梁奶奶说完就就进了厨房,蒋教授在老太太看不到的地方就拉下脸,她冲梁言低斥道:“还傻站着干嘛,过来帮忙。”

  “哦。”

  梁言换了鞋放下包就跟了过去,厨房里蒋教授负责擀皮,老太太负责包饺子,梁言不待她们吩咐就自觉地拿起饺子皮裹馅。

  老太太抬眼瞧她:“言言,你有段时间没来看我了,我今儿要是不上门,你是不是打算就等年底给我拜个年了事啊?”

  梁言头皮一麻,干笑着回道:“不是的奶奶,我刚工作,事情多,的确比较忙,我不是故意不去看您的。”

  “借口。”老太太不留情面地说,“人敏仪的工作不比你忙啊,她怎么就有时间来看看我这个寡居老人?”

  “没时间都是托词,有没有心才是真的。”老太太别有意味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梁言脸上臊热。

  “是我疏忽了,妈,您别跟孩子一般见识,以后我让她定时去给您解闷。”梁母笑着转圜。

  梁言低下头暗咬了下唇,蒋教授这会儿虽向着她却也没让她好受多少。

  老太太之后倒是没揪着梁言不放,转而问起了梁母学校里的事,她一个退休教授,身退心不退,总爱过问些校园事务,指点家里还在职的俩教授的工作,这行为说好听点是关爱后辈,乐于分享经验,说直白点就是倚老卖老,好为人师。

  厨房里的气氛表面上看着是其乐融融的,实际上却是剑拔弩张,梁言对她们婆媳俩明里暗里的唇枪舌剑早见惯不怪了,此时也识趣地不去掺和,安安静静地专心包饺子。

  她包饺子的速度还算快,包出来的饺子模样也精巧,老太太瞅了眼她包的那一盘饺子,点了点头:“你啊,手还算巧,也就这点能比得过敏仪。”

  这是老太太今晚第二次提到杨敏仪的名字,梁言瞄了眼蒋教授的脸,她的表情有点龟裂,是绷不住的前兆。

  正巧这会儿客厅有了动静,老太太注意力被转移,她走出厨房,招呼道:“儿子,回来了啊,晚饭吃了吗?”

  “吃了。”梁父走过来往厨房看了眼,“包饺子呢。”

  “过几天不是立冬么,我不来怕你那天没饺子吃。”老太太又话里有话了,“我刚蒸了一屉饺子,应该好了,你正好回来,尝尝。”

  老太太兴冲冲地去厨房端出一盘新鲜出炉还热气腾腾的蒸饺,还不忘叫上梁言和梁母:“你们母女俩也出来吃一口,就当宵夜了。”

  梁言有点不情愿,和蒋教授梁教授坐一桌吃饭已是折磨,再加上一个老太君,简直就是修罗场阎罗殿。

  “来,言言,坐这儿。”梁父朝梁言招手。

  梁言心里哀嚎,面上只能做乖巧状,老老实实地坐在了梁父旁边。

  梁母拿了碗和筷子从厨房出来,老太太接过筷子后先递给了自己儿子,梁父又让给了梁言,老太太看了眼梁言,又笑着递了一双给他。

  梁父夹了几个饺子放梁言碗里,老太太瞧见了,啧了声:“言言都多大了,你别顾着她,快尝尝好不好吃。”

  梁父应了好,夹起一个饺子吹凉后吃了。

  “怎么样?”老太太问。

  梁父点头赞道:“就是这个味儿,一点没变。”

  老太太听了很得意:“这饺子啊,馅儿就是最重要的,你爸还在的时候就馋我这手艺,你呢,从小吃我包的饺子吃到大,敏仪随你,也好这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