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3节(1 / 2)





  司徒律津简单的将当今朝廷的局势跟江秋意说了说,江秋意淡淡笑了笑:“不是没有易储之心,而是在万事俱备之前不敢轻易的动那门心思,在皇帝心目中,朝堂安稳远远高于一切。”

  “这些年太子执行的每一道政令全是站在穷苦百姓的立场上,自然讨不了那些世家门阀贵族的欢心,陛下心中很清楚,倘若太子当政,就会直接伤害到那些贵族的利益,大秦只怕还得乱一场,所以,易储恐怕早就在咱这位皇帝陛下的脑子里筹划多年了。”

  江秋意的话让司徒律津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口齿又开始结巴起来。

  “你,你是说……可陛下虽不太和太子殿下亲近,但陛下对太子也还算优厚啊!即使陛下和太子政见相左,陛下也不会过多苛责太子,反倒是支持他的多。”

  “那这么多年太子殿下有几条政令是真正能实行下来的?”

  “这……这,虽大部分夭折,可那不都是世家掣肘嘛!陛下一直是支持太子的。”

  “当真支持太子,太子还会失去所有世家的支持吗?你不觉得太子殿下这么多年上下折腾,既得罪了人又没办成几件事情吗?”

  被这么一提醒,司徒律津也得察觉出不对劲了,刚想细问,江秋意却明显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了,摆了摆手,说:“跑题了跑题了,大人,说起了除了楚苗苗的木屋,我这还真有一件事情想请你帮忙呢!”

  “什么事?”

  望着远处翠绿的麦田,这几日在阳光的作用下,麦穗抽出,翠绿的麦穗上布满了细小的鹅黄色小花朵,花粉飞扬,空气中全是淡淡的清香,不出几个月这些翠绿就会变成金黄色,收成的季节就到了。

  可江秋意却高兴不起来,恐怕整个北秦的农民都高兴不起来,而那些手里有粮仓存放着一大堆陈粮等着发国难财的奸商,恐怕要高兴的恨不得天天放鞭炮庆祝了吧?

  第145章这官道你能修通吗?

  江秋意很庄重的朝司徒律津福了福身子,说:

  “大人,征兵过后朝廷就要开始征收兵粮了吧?按照惯例,每家每户上缴的粮食只能得到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报酬,这是老秦人对国家的义务,可是征粮过后市面上售卖的全是大户人家囤积的陈粮,他们借此机会抬高粮价投机取巧,到时候又有几家人能吃上一口饱饭,大人想过吗?”

  司徒律津脸色也沉了下来,叹了一口气:“这是大秦历代以来的弊病,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承袭祖辈功勋的世家大多是免兵役免征粮份额的,他们又绝大多数拥有良田千顷,囤积起来的粮食谁不趁着这个机会卖高价?”

  “没有办法?那到时候就只有一个局面。”

  望着前面葱绿接天的麦地,从播种到收获,那里头凝聚了多少庄稼人的辛勤与汗水?可偏偏,上要吃不上饭的就是这些辛苦劳作的人们。

  江秋意低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好!好!”司徒律津拍手称赞:“好一个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想不到姑娘竟有如此才华!当真让人刮目相看!”

  江秋意一愣,不过是想到了即将面对的情景,有感而发而已。却不小心在糊涂县令面前秀了一把,当真是愧对原著啊!

  干干的笑了笑,对司徒律津说:“大人的重点错了,你不该关注我的才华不才华的,你应该想想怎么避免农夫饿死的局面。”

  一句话让是司徒律津眉头深皱,沉沉的叹了一口气:“太子殿下都没有办法解决的大难题,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到时候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学学太子殿下,自掏腰包卖粮接济贫苦百姓罢了,即使是杯水车薪,能救一个算一个。”

  摇了摇头,她对司徒律津的消极态度显然是很不满的:“这算什么办法?旁的不说,单单你掌管的石屏县就有十个村子,街市上做买卖的生意人家自然是不用你接济的,可这是十个村子,几千口人你接济得过来吗?”

  “那还能怎么办?朝廷征粮是必须要征收的,到时候百姓手里头没了粮,商人趁机抬高粮价,市面上的粮价本官根本无法控制,除了接济也实在是想不出来什么好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