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5节(1 / 2)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各有各的说法,地,有人买大伙当然是愿意卖的,至于租给她,大伙还是心存疑虑的。

  “咳咳咳……”郝里长看着讨论的差不多了,清了清嗓子,大伙便全都安静了下来,等着听他拿主意。

  郝里长年轻的时候也是上过战场的,八姓庄合并之前他在这一片就是名头响当当的,合并之后,他理所当然的就当了这个里长,大伙对他从来只有敬佩,没有任何不满。因为他处事公平公道,还一心为大伙着想。

  上了年纪年轻时落下的那一身伤病就全都找了上来,郝里长费了好大力气才站了起来,环视了一圈,他说:“俺这倒有一个折中的办法,不知道大伙可愿意听一听?”

  “里长您说,其实这事俺们讨论来讨论去也没什么意思,大主意还是得您拿,您老说咋办,俺们就咋办!”

  有人这么说了一句,其他人也就跟着应和。江秋意站在一边看着,只觉得不可思议,原本是八个庄子八个姓氏的人,可聚集到了一块却能变成一条心,尤其是村民对郝里长的敬重,那可是谢大郎那个拿钱买官的里长比不了的。

  郝里长像是已经经过深思熟虑了,说话的时候一点也不犹豫,直接就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咱这样,卖十亩租十亩,大伙看如何?”

  简短扼要,半句废话也没有却直接说了个两全的办法出来。就连江秋意也不得不佩服起这位郝里长的智慧起来。村民们当时就全都同意了,郝里长转身问江秋意:“谢家大嫂,你看如何?”

  江秋意冲郝里长福了福身子,笑着说:“郝里长您是长辈,唤我秋娘便好,你说的这个办法真是再好不过了,只是这租地是以分红的方式租的,租金要以到时候的收成来支付,所以眼下我只能先付给您买地的钱,您看可以吗?”

  “可以,只是咱们得先小人后君子,到时候这收成必须当着大伙的面公开评估,拢共收上来多少粮食,必须叫大伙全都清楚明白咯,这样双方都不吃亏,但谁也别占谁的便宜,你看可行?”

  江秋意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她非常喜欢这位精明的老人,原先看着只是个瘦弱老迈的糟老头子,却不曾想这么精明,面面俱到,做人也光明磊落,既不想占别人的便宜,也不许别人占他和八姓庄的便宜。

  “郝里长说的是,丰收的时候我抬了称来,地里头收上来多少我就称多少,再按市场价折合成银子,当场就能给大伙分红!”

  她这话郝里长倒有些不信了。这要是种麦子高粱青稞玉米一类的粮食还好,偏偏她说要种什么黄豆,蚕豆?整整二十亩地全都种,那些个东西又不是正经粮食,哪那么容易换成钱?

  不过这小娘子既然敢这么说,就且看看她到时候能不能办到吧!再不济就将租与她的十亩地收回来分给村民们自己耕种就是了,大伙干不动也不过是因为那些地已经荒废了好些年头,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劳动力能去重新开垦。

  既是租给了她,她少不了是要重新开垦,再沤一沤田的。在她手上转一圈,好了能收回来租金,不成不也能收回来十亩肥田么!郝里长的心里头算的清楚,当场就十分爽快的,当着村民的面跟江秋意签订了协议。

  一百两卖地的钱,才过郝里长的手,他就按人头分给了八姓庄的每家人。

  江秋意有心,知道八姓庄的荒地已经充公,卖出去钱了也是大伙平分,谁也不能独占这一百两,于是她来之前先去了趟市集,将一锭十两的白银全都换成了一两一两的碎银子。

  谢家村三十户,将近两百口人,每家每户都是五六口人。老人,青壮,儿媳妇,细伢子,闺女等等,可八姓庄三十好几户,却只有不到一百人。

  几乎每家家里头就只有一个老迈伤残的老人,守寡多年的儿媳妇,半大个细伢子。还有好几家只剩下一个孤寡老人,跟底下养着个细伢子,却还不一定是自家血脉,不定是哪家大人全没了过继过来的呢!

  方平一家在八姓庄已经算是最圆满的了,虽是穷的要住草棚,可好歹家里头还有个能扛事的男人。

  六年前那一场血战,在大秦的国史上只留下:主帅投敌,惨败。六个字,可对于八姓庄乃至其他千千万万家里头有人把命搭进去了的人家来说,那就是这一生都缓不过来的伤害。

  买了八姓庄的地,可重新开垦是件重活,这庄子里也没几个人能干得动的,劳动力还得从别的村子找。倒是八姓庄这些个半大的小子,全都是十来岁出头,正是心灵手巧朝气蓬勃的时候,学些轻巧点的手艺还是不错的。想着想着,江秋意说:

  “地里头的活太重,估计大伙也没几个能干得了的,我瞧着这庄子里的小子多,我那头正准备开个陶厂,专门做制作陶具,你们看看可有人愿意过来当学徒的,工钱肯定不能跟大人的比,但是一日三餐管饱,有学的好的,将来可以当大师傅,这身价肯定就跟着往上涨。”

  “陶厂?做陶不都是独门秘籍么?轻易不外传的,你可别诓俺,那陶匠做陶的手艺都是传给自家儿子的,亲闺女都不传,学徒也是要请客送礼,给师傅家白做多少年工才能学上的,哪里还有什么工钱?你该不是哄人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