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9节(1 / 2)





  不过转瞬想起磨豆浆的辛苦,她瞬间便把不能喝到更多的豆浆的遗憾,给抛到了九天云霄之外。

  喝完一碗豆浆,林康摸着结实鼓起来的肚子满意地长叹了一声,“大丫头,今天这顿早餐,可真是太好了!”

  林慧娘笑道:“你一会儿回去,给三叔三婶儿也带一碗。”

  剩下的豆浆她照例打算往林大雄家和林大山家个送一份,剩下的则是留着自家人喝。

  “好!”林康响亮的应了一声,又往自己的碗里添了一勺。

  几人吃饱喝足,林慧娘将碗筷收拾到厨房刷干净,林康则是端着两碗豆浆回了家。

  他还要往县城去做生意,不能耽搁太久。

  赵氏则是将单独盛出来的一些送去了林大雄家里。

  听阿慧说豆浆的营养很丰富,她去送些给年纪已经大了的公婆喝。从她嫁进林家的门,公婆对她都很好,哪怕是后来林大伟不在了,公婆也没有相信是她克死了林大山,公婆待她好,她也以真心待公婆。

  赵氏到林大雄家时,林大雄一家人也刚吃完早饭,见赵氏过来,大嫂郭氏将刷锅洗碗的活儿交给了儿媳,自己应了过去,“弟妹你怎么过来了?”

  “阿慧磨了些豆浆,说是对人身体好,我便来爹娘还有大嫂你们送些来。”

  郭氏惊了一声,“哟,阿慧又琢磨出来新点子了?”说着,她叫住抱着碗往厨房去的大儿媳:“大郎媳妇儿你先等等,把碗放下来。”

  林涛的媳妇儿柳氏也听到了赵氏的话,这会儿被婆婆一吩咐,她应了一声,便又折了回来。她将怀里的碗放到桌上,林涛去打了水过来简单将碗涮了一遍,这才开始往碗里盛豆浆。

  第一碗理所当然地给了林老汉,他接过来碗闻了闻,点头夸道:“真香啊!”

  赵氏笑道:“这还是放凉了,刚煮好的那才叫一个香呢!爹,我将法子说给大嫂听,赶明儿让她也给您和娘煮一锅趁热喝了。”

  闻言,郭氏连忙摆手:“这哪成?阿慧想出来的法子都是能赚钱的,哪儿能这样就教给旁人?”

  “阿慧也说这法子可以跟你们说,况且,就算你们去煮了豆浆卖了,还能将所有的人都包圆不成?”赵氏笑道。

  赵氏在林大雄家坐了一会儿便回去了,送她走后,郭氏看着桌子上洁白的豆浆叹了声气。

  “咋了,老婆子?”林大雄问道。

  “先前咱们三房里二房过的最差,现在现在咱们家还是原样儿,但二房却是早早地超过了咱们了。”

  自从初春开始,阿慧便整出了吃食买卖,赚了钱不假,但那会儿赵氏病的重、钱氏又要临盆,赚的钱没在手里捂热乎呢便又转手花了出去。

  之后,阿慧又开始做新的买卖,赚了钱不说,还想出了石碌这样的好工具,得了县太爷的奖赏,原先一直和拖累没个两样儿的林仕也有了好消息传来,已经高中了状元。

  再有,这段时间大郎从阿慧那里进了去卖的冰棒、还有眼下这豆浆,二房已然成了三房之中过的最好的一房。

  林大雄咕咚咕咚咽下口中的豆浆,将碗放到了桌子上,“想那么多有的没的干什么?咱们三房分家了又不是不往来了,哪一房过得好又有什么差别?还能不帮衬其他两房?”

  林大雄说的着实有理,郭氏又叹了口气,拍拍自己的脸,说道:“我去挑些豆子出来泡上,赶明儿早起了去磨来做成豆浆喝。”

  听奶奶说明天自家也要做豆浆喝,几个孙子都兴奋地欢呼起来。

  赵氏回到家,林慧娘正给自己煎药,赵氏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让她歇一会儿,自己便扛起了锄头继续下地干活儿去了。

  林慧娘好不容易煎好了药,她用毛巾端着药罐子将药汁倒在碗里,一股子厚重的苦味儿瞬间钻入鼻孔之中。

  哪怕已经闻到过好几次了,林慧娘还是受不了地皱起了眉头屏住呼吸。

  她将药罐子放在一旁,又拿蒲扇扇了扇药,等药不那么烫了,她便一手捏住鼻子,另一只手端起碗,闭着眼咕咚咕咚把一碗药悉数灌进了肚子里。

  随后,林慧娘眼疾手快地松开捏鼻子的手,从旁边放着备用的桃干里抓了一把猛地塞进嘴里,快速咀嚼了几口,总算是将嗓子眼似乎随时都会涌上来的恶心感压了下去。

  她缓了缓,这才老气横秋地叹了口气,一边嚼着嘴里没嚼完的桃干,一边将药渣子倒出来埋在土里,拿了药罐子和喝药的碗去洗刷了好几遍,这才放回了厨房。

  这么苦的药,但愿能有用,而不是让她白白吃这么多苦。

  ------题外话------

  订阅再次下滑一大截

  第四四章 建屋子(四更)

  林慧娘第一次动手磨豆浆,手上没有准头,磨得多了些,即使是往林大雄家和林大山家各送了一部分,家里却还是剩了不少,夏天吃食坏的快,林慧娘怕好不容易磨的豆浆喝不完再馊了,便放在了冰盆附近。

  中午赵氏回来,便喝上了一碗冰冰凉的豆浆。

  豆浆冰过之后又是另外一种口味,虽然喝着依然好喝,但赵氏却还是更喜欢热的。

  晚饭倒是没有再把豆浆当成水喝,林慧娘只在烧汤的时候往锅里热了两碗,她和赵氏、钱氏则是喝的疙瘩汤。

  现在家里的条件好了些,又正是蔬菜丰富的夏季,想起青黄不接的那段时间根本没有什么新鲜蔬菜吃,林慧娘吃起菜来毫不手软。清炒、炝锅烧汤、凉拌,再时不时加鸡蛋炒一下,或是从村里屠户那里割一点子肉改善生活的时候放进去。

  她这段时间不和赵氏一同去地里了,便在家里将炒菜的活儿接了过来。

  钱氏炒菜的手艺她不太喜欢。

  钱氏的刀工不好,炒的菜味道也不稳定,有时会夹生一点,有时还会糊锅,林慧娘在嫌弃她厨艺之余,更好奇她嫂子的来历了。

  要知道,像钱氏这样的农户女,是很少会出现的。

  农户家的女儿虽然不说个个都有一手好厨艺,但像钱氏这样不稳定的实在是少数,这还是她嫁给了林仕磨练了三年之后呢,林慧娘更不敢想象三年前钱氏的厨艺是个什么水平了。

  虽然说对于农户来说一般也不怎么讲究吃食的口感,能有的吃、吃得饱就好了,但在粮食稍稍富裕的情况下,人们会不禁略略提高一点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不说能添置上什么好的东西,但在吃食上,是不会像没得吃的时候那般容易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