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章(1 / 2)





  “阿贝,你是老白家的宝贝,不然怎么叫阿贝呢,这名儿就已经够宝贝了。”

  “什么啊,是贝壳的贝。”

  “我娘说,当年你出生的时候,你爹一听是男娃,就哭了,抱着你一个劲的喊着宝贝,所以最后你就成了阿贝了。”

  “真的啊,阿贝,你爹还能这样?我爹怎么说我是渔网里捞来的?”

  “我爹还说是鱼肚子里起出来的呢。”

  “别听那些大人胡说,我都仔细看了。孩子都是生出来了,咱们村又不是没有生孩子的人,你们都这么大了,怎么就能这么容易被大人唬住了呢。不过,我听说,咱们村子那么多人家,也就是阿贝家,他出生的时候他爹哭了,要这么说,咱们里头还就是阿贝最宝贝了。怪不得刘木匠不给做船呢。”

  谁说孩子就不八卦的,看看这水平,连人家阿贝出生时候的八卦都不放过,明明自己也就是个豆丁大的年纪,八卦精神可真执着,能倒追这么多年,不容易啊!更不用说居然还想到去追根溯源,实地观察,这娃子看样子怎么都是个做捕快的料。

  而阿贝?这会儿已经傻眼了,他从来不知道自己出生的时候还有这样的故事,自家爹哭了?就因为他是个男娃?他心里莫名的感觉好像很骄傲,可同时不知怎么又想到了自家阿姐,对阿姐又有些心疼。

  自家爹妈过世之后,阿姐虽然是个女娃,却也撑起了这个家,在他还没有能力养家,没有能寻到合适自己的生存之道的时候,全是靠着阿姐才能活下来,这样的阿姐哪一点比男娃差了?

  阿贝替阿珠有些不平,可转头想想,爹妈已经没了,想这些有什么用?若是可以,只要能让爹妈活过来,再有什么不平想来阿姐都愿意的。

  “阿贝,想什么呢?”

  “啊,没事儿,不说这些了,再是宝贝,如今也没用,你们好歹还能上船玩,我能,看看,除了这附近,还能去哪儿?”

  “去林子啊,阿贝,过一阵子就是深秋了,听人说,越是这个时候,林子里的动物就越是肥,秋木耳也该起了,过几日咱们去林子吧,放心这一次肯定不往里头去,就在外围,咱们弄点蘑菇木耳野菜的,好好的晒点菜干。”

  “你家不是也有坡地了吗?不是有菜?”

  “我娘没要租地人的菜,要了一匹粗布,说是正好给我们几个做衣裳,所以喽,菜干还是要咱们想法子,除了海藻,可不就只有那林子了嘛。”

  秋日已经来了,早些时候买的坡地自然也慢慢的有了些收获,种菜的人家最是快捷,这才多久,很多地方都有了出息,虽然每一亩都不多,可只要是有收获就足够让这些吃够了没有田地苦的渔民高兴了,也因为他们常年处在没有田地的情况,所以对收租子也随意了很多,没有那些老地主的计较和死板,反倒是多了几分变通,连着粗布都能当租子,想来其他奇葩的租子也不会少,用以货易货的方式,既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别人。

  阿贝也是个脑子快的,听到租子,忍不住也想到了自家这一份的出息,忍不住也想去算算自家能得些什么,五亩啊!应该不少吧!恩,等阿姐回来,好好商量一下,咱们家也不缺吃的,好像菜也有不少,都是自己和阿姐零零碎碎做出来的干菜,咸菜,这样的话,确实没必要再收什么菜了,用差不多的价格,换点实在东西。,似乎真的是个不错的主意。

  ☆、第55章 收租子

  田地的租子,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固定的行情, 根据田地的主人身份划定了大致的田租范围, 最少的自然是那些举人以上有功名之家投献的土地, 因为举人功名就可以免税, 投献之后,虽然名分上这田地再不是自己的,可租子却也少的很, 不过是一二成就能换来不用交税的好处,这事儿愿意干的人还是不少的, 当然这也有风险, 比如万一遇上这官员倒霉, 一不小心抄家了,那完了,你投献的那些田地因为也在被抄家人的名下,所以一并也成了国家的, 你啥都没有了。所以这样的人家一般都是官员的亲戚族人什么的,本身就在九族之内, 出事儿谁也跑不了的那种。

  除了这些, 下一档就是官员大户人家的佃户,宦官人家要脸,一般租子定的都不会太过分, 在没有税赋的情况下,收取五成租子还算是能让人接受的,不过这一个也不保险, 因为凡是豪门必定有豪奴,这些管家什么的,若是个心黑手很的,来个欺上瞒下,将租子上调,那你真是连个告状都没地方,弄得不好还会让人折腾的家破人亡,所以喽,不是实在没法子或者确认了主家人品不错,会干豪门佃户的人也不会太多。

  剩下的能挑挑拣拣的选择租田的人家,十有**都是自家有点田地的人家,未必是什么地主,可只要自家能有那么三五亩地,就有退路,不至于饿死,自然想的就更多些,选择也更谨慎些。首先就是田地要离着自家近便,这样照顾起来不用多花费太多的心力,能和自家的田地一起做活,第二自然是田租不能太过,在这乡下地方,若是没有功名,一年一二成的税赋还是不少的,交足了税赋之后,要在分润收成,自然也要考虑合不合算的问题。若是要的高了,估计就没人愿意过来租了,谁也不想白费力气不是。所以一般这样情况下能受到税赋后三四成的租子,那就差不离了,再多只有荒着的份。

  而这样的情况下,像是阿珠他们这一次买的荒地就有了优势了,三年免租子啊!过了三年,按照常规,肯定还有几年能享受什么减免税赋之类的事儿,这样一算合适的不能在合适了,一下子把地主和佃户的利益都保证了,自然这租种的人是不会少的,虽然这荒地收获肯定不成,可再不成也是收获,只要过上一二年,这田地绝对不会比其他的地差,再加上没有了税赋,怎么算都知道是挣了。

  所以喽,这一次自打坡地一个个被买下来,开荒之后,这田地租种的事儿,愣是没人发愁过,光是那秋山村的人就直接租过去了大半,也是,毕竟离着他们最近,他们最方便嘛。再说了这买地的人他们也都熟悉,都是周边的人,租子自然也不会过分,最重要的是,这些人不会种地,那也就是说不会没事儿指手画脚的,让他们为难了,这种啥都随他们自己的意思,这多自在?

  到了如今,秋日了,开荒后种下去养地的菜蔬都已经可以收割,也到了该交租子的时候了,这些租了田地的佃户们又高兴了,看看,他们眼光就是好啊,这些人真是好说话,不单租子只有四成,是所有坡地租赁中最低的田租,还能用别的东西抵租子,双放还能相互商量,这样的东家,就是在多租点他们都感觉有力气干活了。

  来,看看这抵租子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先说地租,一亩坡地一般来说能出产的菜蔬不会少,怎么也有五六百斤,不管是值钱的还是不值钱的,按照一文一斤算,那么这一亩怎么也能有五百文的出息吧!没有税赋,租子按照四成算,那么也就是说,一亩地的租金就是二百文。

  阿珠他们收租子不可能直接收二百斤菜,这太夸张了,又不是没菜吃,海菜野菜都是不要钱的,怎么会要这菜?种地的也觉得这给菜不合适,毕竟菜的收割那都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有的还能涨涨分量呢,这就直接割了交租子多不划算?前后分上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分批卖,说不得能得个六百斤的分量,多买点钱呢。

  所以喽,双方下意识的都选择了其他方式算租金,或者是直接给钱!二百文一亩不是个小数字,若是租种了五亩的,那岂不是要给一两?种地的感觉一下子拿出这么多有点心疼,那就给一半好了,渔民也很好说话的,剩下的?那你家有什么啊!咱们按照市场价算就是了。

  这下好了,送过来的东西可就复杂了,比如一匹粗布,这是人家自家织的,布庄收货的时候市场价二百文一匹,这个能顶一亩地的租子了,渔民们很高兴,因为他们去买怎么也要近三百文,若是染了色,那更是没有五百不用想,如今划算啊!农民也高兴,因为他们成本更低,一百五十文就成了,虽然要织一个月,可到底给家里省下大钱了这就是划算的好事儿。

  有人直接给鸡蛋,外头一文一个买卖算起来好像没什么差价,可家里鸡多的,攒上一个月,那就是三五十个,若是和渔民说好了,一个月送一次五十个,用四个月的鸡蛋顶一亩地的租子,那那些农家的老人们一个个都能乐死,不用担心鸡蛋卖不出去不说,还能分期顶租子,这怎么算怎么划算。

  反正吧,这一次的收租子,绝对是双方都满意不说,还顺带开发出不少的新点子来,像是阿贝就是个极品,他想的更绝,因为他直接用人工顶租子,一个人一天十文,一家子只要出两个人,一天二十文,干上十天就能顶一亩租子,这事儿传出去,租种了阿贝家五亩地的人家立马被村中其他人羡慕妒忌恨,这租子交的也太容易了。

  只有这家人才哭笑不得啊,这阿贝,不过是八岁,怎么就能这么精明呢,你当阿贝要人工干什么啊!这小子居然带着两个二十来岁的佃户跑去了河湾边上的那片林子,在靠近山脚的地方,让他们挖了足足十来个陷阱,这就是他要的租子。

  至于结果?这些挖坑的人不知道,毕竟他们做了活计之后就走了,作为农人,不会打猎,连这陷阱最后的工作都是阿贝自己干的,他们唯一能明白的就是,这山林子不错,打猎自己不会,可打柴应该挺合适,以后自家多了个打柴的地方,至于猎物?不奢求。

  而阿贝呢?哈哈,他人小力弱是最大的弱点,如今有人帮着把他算计了很多时候的哥哥最容易做陷阱的地方都布置好了合适的坑,他自然立马乐呵呵的开始守株待兔的日子了。

  不用一个月,他就靠着这几个陷阱,得了十二只兔子,一只山羊,一只獐子,两只野猪。你说那又该是多少钱?反正他家如今腊肉有二十斤,肉肠有十斤,毛皮也存了一大包,存银更是将近40两,这是什么收获?地主都没有他这么会算计了。只用了一亩地的租子换来这么多好处,阿贝感觉自己的智商绝对有优势,而他家可是有五亩坡地的,没了这一亩租子,其他的还能换来五十斤的菜干,一匹的粗布,一百个鸡蛋,外带300文钱。

  这才多久啊,不说买地的钱都挣了回来,就是自家的吃食衣裳都有了,简直不能再好了,当然这样的事儿也就是阿贝这个脑子会想,还会打猎的人才弄得出来,其他人家可没有这么吓人,而阿贝也不可能到处招摇,所以一直处在闷声发大财的境况里。

  可就是这样,其他人家也都足够满意了,一家家的都觉得这买地的事儿是他们村子几辈子做的最实在,最挣钱的投资。哦,也有不满意的,那就是作为阿贝挣钱知情人的阿海,他不可能满意啊,这打猎还是他带着阿贝走出来的路呢,如今这小子居然青出于蓝胜于蓝了,他能满意?想想自己光顾着收钱当租子,还自觉很聪明的样子,阿海就觉得懊恼的不行。他怎么就没有想到用人力给自己创造更好的挣钱条件?一个陷阱没啥用,连环陷阱可就牛了,看看阿贝整的,那山里动物多机灵,几乎不怎么往山下跑的都上套了,可见这些陷阱的作用了。

  阿海不是个心胸小的,知道自己疏忽了,落后了,虽然心里不舒坦,却不会对阿贝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只是难得犯了次倔脾气,一个人往山林子去了整整五天,学着阿贝的样子,在他觉得合适的地方也用心的折腾了一边。不求像是阿贝那样,一个月就有往日几个月的收入,只求能拉近点距离,别忘了人家阿海可还一心瞄着阿珠呢!怎么能让未来小舅子比下去!

  “阿海啊,最近怎么老没见你人影啊!一个人住着可不能瞎来。不好的地方别去,你大了,你婶子正给你说媳妇呢!”

  二叔,这啥意思?我真没干啥坏事儿,你这怀疑的眼神是怎么回事儿?

  ☆、第56章 透信

  阿海的二叔说这些话真的和眼神没关系,实在是凑巧了, 前几日阿海那个和三叔一起住的奶奶, 不知怎么就说起了阿海的亲事, 说是阿海也大了, 也有本事了,自己挣下了一栋宅子,还有了几亩地, 家业不小了,要两个儿媳妇多上心, 给阿海找个合适的媳妇, 好让她老人家也能早点抱上重孙子。

  老太太这么一说, 忙乎了大半年的两家人立马也醒神了,可不是,早就说要给阿海相看媳妇,偏偏这一阵子忙乎的事儿太多, 一拖二拖的,差点就把这件大事儿给忘了, 阿海可不小了, 这个年纪不赶紧的相看说亲,可就赶不上二十岁之前成亲了。在他们这样的渔民人家,男子二十在没有成家, 那可就是属于没人要的困难户。

  虽然以前他们条件是不好,整个村子没钱成亲,没人愿意嫁进来的多得是, 当困难户也不丢人,可如今不一样了,村子里条件好了,不说旁的,周边几个村子里去寻摸个妥当人还是没问题的,更不用说,自家这个侄子本事大,靠着自己就起了屋子,置办了家业,这样的人选,放出声说是要选媳妇,害怕没有人给她们挑?不但这喜事儿办的妥妥当当的,就是名声也好听啊,两个婶子为了没爹没妈的大侄子办喜事儿,说出去她们走出去腰杆子都能挺直几分。

  想到这些几个老娘们立马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阿海的身上,想要全面分析这个侄子到底有多少的优秀条件,好在和媒人说的时候多增加的点资本。不看不知道啊,一看吓一跳,他们除了看到阿海的各种好之外,意外的还发现阿海居然好几天不着家的往外跑,一走就是一天,天天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来,这实在是他不正常了。

  要是在以前,他们或许会以为这阿海说不得是遇上什么事儿了,不好和他们大人说,所以这才一个人偷偷的去处理,说不得还会关心几下情况,可这会儿不一样啊!他们满脑子都被阿海娶媳妇这个事儿给占领了,看到阿海不着家的第一个反应居然是,阿海会不会是有什么相好的了?还是不大妥当的?所以不好带回来和她们说?所以要偷偷的去看?或者阿海看中了什么人,年纪轻,脸皮薄,所以一直没进展?

  不管是哪一种,两家的大人们都觉得,这事儿不能在这么下去了,一定要和阿海好好说说,要是个合适的,那大人出面,请了媒婆,咱们正正紧紧的来,把人娶回来不就成了?若是不好的,那也正好劝劝,然后给说个□□俱全的好姑娘,给阿海成个家,也好收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