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2章(1 / 2)





  顾青竹转头打量着那位老妇人,犹豫着开了口:“请问胎位不正的情形,您可能瞧瞧?”

  那周氏曾经为魏国公府上女眷接生过,知道点世家的规矩,不懂装懂的事给她胆子也做不来,但该有的底气不能失,牵着小姑娘谨慎的回说:“小姐只说胎位不正,老妇虽曾经碰过类似的产妇,不过到底什么样儿还得亲眼看才能说。”

  话说的在理,顾青竹对此一窍不通,既然有能人上门,便先带着去见见祖母再做定夺。

  老太君见着这位老妇很是意外,顾青竹将她的来历略略说了说,沈昙为人怎样,别人不知,老太爷却有了解,眼下已做了保大的决定,但机会在前都想试上一试。

  周氏跟着去了里屋,那边稳婆还没来得及动作,保大也要刘氏有力气才行,折腾大半天,她浑身像从水里捞出来似地,疼的连声儿都喊不出了。李氏急的团团转,让厨房下了乌鸡汤面端过来,正亲手一口口喂到二夫人嘴里。

  刘氏感觉到孩子保不住,眼泪止不住的流,脖子里头沾的哪儿都是,声音小的都快听不见:“大嫂...帮我保了孩子,要保孩子。”

  李氏红着眼儿挑起面塞到她口中,怕太伤她的心,说一半儿咽一半儿,鼓励道:“瞎说什么,菩萨保佑的母子平安,便是...便是真的不好,你也不能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心思!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明元还小着呢,不为别的也要为他想想!”

  刘氏惦记膝下几个孩子,哽咽着将面吃了下去,好容易身上恢复点气力,前头丫鬟突然带了个老妇人进来,待弄清楚来历后,老妇也未多说,在脸盆子里头洗了手,外头披了件干净袍子,这才凑到床前给刘氏看了看。

  这同行人,一出手便能看出点斤两,李氏见身后稳婆没说什么话,心里便有些放心,低声问了句:“怎么样,可还有的余地?”

  老妇面色也不怎么好:“我可以用针再试一回,如果还不行也不能拖了。”

  厅里圆桌上的饭菜都热了两遍,没一人肯动筷子,自家人倒也罢了,傅长泽和沈靖也不吃,顾四爷便客气着想领他们去别的屋里垫垫肚子。

  就在全家等着焦急不行的时候,四夫人忽然从里头脚下生风的跑来,眉眼俱是喜意:“父亲母亲,二嫂生了,母子平安!”

  作者有话要说:  沈大虽远在外头,但神功了得,一出手就救人于水火,

  放假回去上班便连轴转,只有晚上到家才有空码字,这几天更新时间估计还是在夜里12点左右,小仙女们多包涵,我尽快甩开裸奔的帽子,就能定点更新了。

  第92章 第九十二回

  刘氏这胎生的可是让众人胆战心惊。

  若非周氏老妇人最后关头扎下几枚银针, 推动孩子别别扭扭在腹中倒转了些,这会怕还在强灌那打胎的苦药,受苦受罪。老太君叹了几叹, 合十念佛,老太爷则当晚便让明奕、明元去了祠堂,为自己母亲多上柱香。

  孩子出生时憋闷时间久, 啼哭的动静跟猫儿叫似的, 但身子骨还未见虚弱之症,第二日晨里,何太医给小公子查了遍, 确定没其他问题, 一家人才算真正尝到了添丁的喜悦。

  高兴归高兴, 老太君却没忘记这次的功臣, 周氏老妇在内房直直照看到晌午,被丫鬟请出来在客院换洗休整一番, 用罢饭食由老太君亲自见了见。

  老太君对她感激不已, 竟有些不知如何答谢好了,按着城里请稳婆的酬劳翻了三倍, 才停下嘴笑道:“我光顾着说了, 你若有甚其他需要,尽管与我说来。”

  要说这周氏老妇虽出身不高,见识可不低,不是那种凭功劳就狮子大开口的人,当即弯腰行礼道:“这酬劳已经够多的了, 多谢顾老夫人。”

  老太君想了想,仍觉的单给银子未免礼薄了些,转眼看见她身边的小姑娘,倒有了主意,派人去挑出一小匣子香膏珠花之类的玩意儿,也没多贵重,像她这样人家,莫名收到太多钱财容易引起是非。

  小姑娘抱着匣子高兴的很,周氏老妇见状没再推脱,心里头感叹这书香世家为人处世果然不同,又道过谢,突然想起什么,犹豫了下和老太君道:“老妇还有一事禀告,贵府二夫人这次生产艰难,如果不是之前稳婆处置方法得当,老妇最后扎那几针也是万万不顶用的,另外是...”

  功劳不揽在自个儿身上,老太君更对她刮目相看了,见她吞吞吐吐,笑一回道:“但说无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