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章(1 / 2)





  “不用,有事。”杨钒看着认真的韩晓说。

  “啥事?”

  “叶小山。”

  “哦。”幸亏韩晓和他处的时间长了,知道他这叶小山三个字是说他今天找也小山有事。

  韩奶奶出来,看着两个孩子都在大门外站着,“杨钒怎么也要出去,晓晓是去上学,要不你先留在家里吧,外边冷。”

  相处的时间不是太长,但至少到现在韩奶奶对这个孩子还只有心疼、怜惜,并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坏毛病,所以愿意关心他给他韩爷爷的衣服穿,愿意让他先留在家里。

  但是杨钒今天有事,最后还是和韩晓两个人骑着车子走了。

  看着在寒冬的浓雾中渐渐远去的两人,韩奶奶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唉,都是苦命的孩子。

  到了镇上,人一多杨钒就主动的停下车子,下来,然后把车子交给了韩晓。

  “你上学吧。”

  镇上人多,嘴碎的也多,他知道自己不讨喜,他怕人家也像议论他一样,说韩晓,所以有意的和韩晓保持了距离。

  韩晓也知道“人言可畏”这四个字,在这个小小的镇子上还是具有一定的杀伤力的,所以也没争辩什么。

  “你怎么办?”韩晓问他。

  “回家,等叶小山。”先回家,然后等放学找叶小山,韩晓知道他有自己的打算,嘱咐了两声就自己骑车子去学校了。

  一路上韩晓都在想,其实是杨钒自己想太多了,像她们这个年纪上初中的,村里有些学生有自行车有些没有,路远的,两个人合伙骑一辆,男生带着女生其实很常见。

  但是杨钒就是介意在镇上两个人一块在街上。

  认死理的觉得那些人说他的那些难听话也会说她,所以无论韩晓说什么,就是不肯一起。

  其实别人说他再多再难听的话,杨钒都无所谓,但他就是不想那些人说韩晓,哪怕一句也不想。

  送走了两人韩奶奶回到家里没有像往常一样收拾家务,做些零散的活,而是锁上了屋门关好了院门,去了村里平时说得上话的老姐妹许婆婆家。

  许婆婆的一个闺女是嫁到镇上的,所以平日里她对镇上的事知道的相比其他村里人相对多一点。

  “也就是你家晓晓心善,其实这孩子说可怜也可怜,但是镇上人都传他是不是命硬,要不然能父母都没了。”许婆婆叹息着说。

  “老姐姐,这些话,你也信?咱们都是半只脚踏进棺材的人了,这些有的没的早就看开了。”

  韩奶奶和韩爷爷在这村子里也住了几十年了,他们一辈子无儿无女,因为这事村里里没少人在背后说他们的闲话。说他们肯定是年轻的时候缺德事做多了,才失了儿女缘,使得他们老韩家断子绝孙的。

  年轻的时候韩奶奶没少因为这事流泪,但是她和韩爷爷夫妻关系好,后来再加上有了韩晓,渐渐的也就看开了,什么命硬不硬的,这都是那些闲得无聊的人的瞎嘀咕的。

  “既然你不介意这些,那我就和你说说吧。我听我们家二妮说这男娃是早年丧母丧父,后来养他的那家的婆娘在镇上也是有名的泼辣。当初镇上没少人私下议论那一家子占一个孩子的便宜,但是那又有什么办法呀,人家愿意养孩子。本来以为拿了人家的钱、物会对这孩子好点,但是……”

  许婆婆断断续续讲的竟然比韩晓说的还惨,当然,她这些听到的都不知道是经过多少遍口耳传加工出来的。但这并不影响韩奶奶的认知,感觉和她家晓晓说的情况基本能对上,算是放了大半的心了。

  “韩妹子,你真的不介意镇上人传他和他家阴森,有不好的东西黏着?也不怕他命硬?”许婆婆勾着个头靠近韩奶奶问。

  “介意什么,我和你韩兄弟那些年经历过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些呀,恐怕都是那些碎嘴无聊的娘们瞎传的。这一个小小的孩子能懂什么,从小没人教不说,还被收养的那家那样对待,能活到今天已经是不容易了。”

  韩奶奶听完许婆婆讲的,现在那是更心疼杨钒了,觉得回去要把家里收拾收拾,先让那孩子搬进来。这个冬天太冷了,听晓晓说他家里还没吃的,而且昨天也看到他穿的是什么了,再这样下去等到了腊月底下雪的时候还不把人冻坏掉呀。

  “你不介意这孩子之前在镇上打架?”许婆婆看着韩奶奶继续问。

  “这有什么好介意的,这孩子以前是没人教,以后呀慢慢来吧,而且我看着他也没那么不知事,早上还帮我扫院子挑水呢。”

  “嗯,能知道干活就好,再说了哪个出息的小子小时候不淘气打架呀,那些个小时候看着老老实实闷不吭声的长大了也没几个有能耐的,有点血性总比长大了是个闷瓜强。”

  韩奶奶听许婆婆这话点点头,“是呢,这养小子不比养闺女,小时候淘点也没啥。”

  “那你以后就把他留你家呗。”许婆婆有些兴奋,眼里闪着光盯着韩奶奶说。

  “留在我们家?这不太好吧。”之前韩奶奶想的只是像孙女说的那样,留在家里,帮着他过了这个冬天。

  “这有什么不好的,你家四五亩的地还能却他一口吃的不成。而且留下他还能帮你干干活呢,都十五了,算是半个劳力了都。”许婆婆激动地说。

  “不是吃不吃的问题,咱也不沾人便宜,为了这一口吃的就让人家当牛做马。而是这不沾亲不带故的,人家未必愿意留。”韩奶奶刚才还没想那么远,不过听许婆婆这么一提,她倒是觉得她家不缺这口吃的,这孩子可怜,真要没地方去,留在她家也没啥。

  “嘿,你就不会问问呀,我觉得如果这孩子品性上真没什么大毛病,能留还是留下好。”许婆婆说。

  “是呀,挺可怜的,真要愿意留下,,我家还是有他那口饭的。”许婆婆不是乱传话,嘴上没门的人,她讲事情不会和原本的差个十万八千里,韩奶奶听完她的话,现在是真的同情、心疼杨钒这孩子。

  “你呀,我不是那意思,大妹子,你自己刚才也说了,咱们呀,都是半只脚踏进棺材的人了,还能活几年呀,说不定哪天阎王就让小鬼来请了。你家晓晓这才多大呀,以后要是上学,这三五年的肯定结不成婚没法嫁的。把人留下好好对他,将来人家愿意承你老韩家门楣和晓晓在一块最好,就是不愿意,等你哪天走了,咱们晓晓也算是有个哥,出嫁也有底气,你说是不是。”

  许婆婆这一番话说的韩奶奶愣愣的,她还真没想那么多。不过这许婆子有一点还真是说对了,那就是自己说不定哪天就去见老头子了,到时候留下乖乖的孙女一个人,就韩晓这性子会不会被人欺负还真难说。

  “再说吧,人家也是家里的独子,那事就随缘吧,不过我回去问问,要是他愿意,就当给我家晓晓认个哥哥了。”

  韩奶奶觉得咱不占人家便宜,不能再人家落难的时候和人家谈这个,不仗义。

  回去问问,如果杨钒愿意留下,就一直留家里好了,就当自己又收养个孙子呢。至于以后的事,等两孩子大了随缘就好,不强求。

  17.122.312.

  杨钒回到自己家,这和之前也没多大区别呀,但他就是觉得现在这个屋子空落落的。才在韩晓家住了一天,他就不愿意再回这冷冰冰的房子了。

  如果能一直住到韩晓家多好,可惜他知道这根本可能,当初李叔叔家不仅拿了他们家的钱,就连家里的地和其他值钱的东西也拿过去了,不也照样没几天就开始想方设法的撵自己出去吗。

  杨钒虽然不通人情世故,但是他不傻,知道自己一个外来的待在人家家里,时间长了人家会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