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72章青涩年代





  他找到了一片,但远远不够,还需要找到更多,但不幸中的万幸是,有了这个碎片之后,他将能更快的把握到下一块碎片的位置,万象仪的碎片之间会产生一种共鸣,他可以利用这共鸣去抓住线索。

  想到这里的时候,李开阳感觉一道模糊的光影在眼前出现,他近乎本能的朝着那光影走去,当人与光影完全重合的时候,李开阳感觉到了一股庞大的记忆涌入了脑海,这一次是他过去的记忆。

  而这一段记忆,似乎和第一段那颓废的人生有着某种强烈的联系。那在人海之中消散的颓废人影渐渐和这青涩的身影重叠在了一起。

  在无数相似的身影中,我感觉自己形同虚设,不再被需要。

  从今天起,我们都不再被任何人所强迫,获得了所谓的自由。但事到临头,我也发现这并不像我在一年前想得那么美好。

  瘦巴巴的校长脸上挂着圆框眼镜,那眼镜占了半张脸,他看上去面无表情,说话的语气缺乏抑扬顿挫。终于他放下稿子离开了讲台,台下的学生们百无聊赖地稀稀拉拉鼓着掌,散会。

  开学典礼结束后,有些人嬉闹,有些人一脸无所谓,但也有一些人,他们脸上多了点儿别的东西。倒不是多出了只耳朵或者眼睛,而是一种他们在一年前不曾拥有的气质。是我曾经在其他暗暗敬佩的前辈身上感受到过的。看着同学,我有些感慨,原来我们并不是缺少,只是时候未到。

  我最终来到了斗天都,为了实现自己和蝴蝶的约定。尽管很多事情的发展都已经脱轨,但我已没有了退路,只能继续前进,无论有多么疲惫。

  大概30名学生从今年起正式步入高三,其中也包括我。还有一个复读生,一个女孩子,也是我一直在意的女孩儿,叫蝴蝶,是大我一岁的前辈。这30个人,从今天起他们不再只属于这里,他们身体中的一部分,必然失去归宿。

  如今回想起高三岁月,当时我虽可能没有完全清晰地意识到问题,但应该也多少触摸到了它没有温度的模糊棱角。一团像海中迷雾的东西,那可能是硫化氢,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它在我心中一直模模糊糊,发出沉甸甸的响动。我因此而心烦意乱,也因此多愁善感,更因此在那时让别人眼中的我显得沉默而冷淡。

  长大后仿佛过去的一切都无所谓了,但那时细如海底细沙,朦胧得像黎明月光的感受,如今偶尔重新想起,心跳依旧会剧烈。

  铃声响起,下课了。

  傍晚太阳初落,夕照晒得脸疼。我伸了个懒腰,环顾了一下班级,发现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了埋头苦读。他们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忠实信徒,我当然也信任这一真理,但我并不像他们那么虔诚。甚至在内心某个地方轻视他们。我不得不这么做,我有我的角色定位,为此我也不得不忽略掉胸口轻微的颤痛。

  插着裤兜走出校门,果然背着吉他的小南正在那等着我。他冲我露出了微笑。

  “开阳,走,今天去电玩城玩个痛快。”

  “没钱。”

  和小南一同走在回家路上,看到很多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弟学妹,有些是熟人,有些是生脸,但都很友好而恭敬,就像一两年前的我一样。

  我所在的城市很小,整座城市也就这么一个高中。根据学校不成文的规定,高三学生一直是在学校受到各方面优先待遇的群体,这种风气几十年来一直延续下来,也就形成了一二年级的学生对高三学生抱有敬意的局面。这和一年级尊敬二年级学生又不同,高三单独占据整个楼层,多了一种神秘感。

  “别怕啊,我跟你说开阳,我今天从老妈那儿拿了两张红的,咱们玩个痛快。”小南嘻嘻笑着,他的表情显得无忧无虑,这也让我心中的一丝焦虑淡了些许。

  “帮老妈打扫卫生啦?”

  “不是,把我家老头的私房钱找到了……开阳,我这运气是不是绝了?”

  “哈哈……”

  我和小南撩起袖子在电玩城昏暗的灯光下打电动,耳朵里不断传来噼里啪啦的噪音,但这里没人会在意这种声音。对经常长时间在这儿消磨时间的我来说,这种程度的噪音反而能带来一种安全感。

  那些虔诚的信徒肯定适应不了这里,我能,我是属于这里的,至少在此时此刻是这样的。这里有我的一席之地。

  进入高三后我获得了优待和自由,却也失去了束缚。老师不再把我们当成小狗小猫一样严厉管教训斥。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全部更新,换成专门教高三的教师团队。

  他们对学生很宽容,对刻苦学习和询问的学生来者不拒,对放弃学习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自由。他们像老狐狸,却又很仁慈。

  他们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最需要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强硬要求所有人拼死学习。说实话,尽管这很合理,但我也有过希望被束缚的念头。

  “李开阳,比起学习,这一年不让自己后悔更重要。”

  那个带着眼镜的女人这么对我说过。她的温柔让我心痛,让我产生过要不要像别人一样好好学习的念头。但最终我还是叛逆地拒绝了她的温柔,选择孤身一人。可能如果没有小南陪伴,我早就退学了也说不定。

  初中三年我是个好学生,高一的时候也许是天赋用尽了也说不定,按照初中时半吊子的学习态度,成绩掉到了路人水准——我本以为依旧可以是个好学生——老师们常夸我聪明,只要努力就一定做得到。

  高二的时候那些聪明又努力的学生占据了上位,我成为了吊车尾的学生。这时大部分老师都不再说我聪明了。但偶尔还是有老师开玩笑般拍一下我的脑袋,说你应该用功,凭你的头脑只要稍稍用功肯定能挤进上位。

  我是个口不应心的家伙。嘴上说着不可能,心里却把偶尔听到的那一句话当成了继续校园生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