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庶媳第87节(1 / 2)





  但也正是她这份急

  切,为日后酿成了大祸。

  第132章 二更

  江哥儿的乳母很快就带了孩子过来,芸娘对她道:“你以前是如何照看四少爷的,现下一样如何照看。”

  乳母高兴的应下,她就怕三奶奶有什么别的规矩,江哥儿这孩子话都说的不算好,让他读书学武,更是强人所难,还有四少爷没有吃奶就会身体不舒服,她也怕三奶奶逼着让孩子立马吃饭,还好三奶奶说一切如常。

  穆莳等那乳母走了,才不太情愿道:“你何必揽下这种事情,多做多错,少做少错。”

  “我倒不是那等烂好心之人,离家这么久了,难得大嫂她们都没有说我什么不好的,我这个做弟妹的也不能真的就是那等没有心肝之人。”

  就是二嫂和陈氏那里,她其实也有重礼相送。

  穆莳感叹:“罢了,你总是这样一个好人,生怕欠别人什么,总得想着还回去。”

  芸娘笑道:“不对,我就甘心欠你的,欠你的多少我也不还。”

  但她夫妻二人也没想到,江哥儿居然真的是一口饭都吃不下去,只是搭着些米糊糊和鸡蛋,他从来不咀嚼,这孩子小小年纪就为如厕所烦恼。

  “不会吧,你们怎么搞的?四岁多的孩子了,居然饭都不吃,我怎么看方才他吃点心啊。”穆莳都忍不住了,认为下人是不用心。

  元江的乳母有好几个,但他身边还是以穆家的家生子吴娘子为主,她吓的瑟瑟发抖,生怕被三爷发落了,她们虽然是长房的人,但世子夫人临走时,再三吩咐让她们都听三房差遣,乳母们都吓的不成。

  好在芸娘便道:“点心不许吃那么多,可以给些温性的果子捣成泥给他,若他还是想喝奶便喝奶吧。”

  她私下对穆莳道:“那孩子胆子并不大,你这么大声音说话,小心吓着他。”

  “知道了。”穆莳怏怏不乐。

  他是个急性子,又是个能干之人,懂事起就知道怎么让自己有优势,故而见不得慢的笨的,只是这是侄儿,他不好说什么旁的话。

  芸娘倒是笑道:“你呀,真是庸人自扰,这江哥儿又不像他哥哥迟早是要继承王府的,怎么能要求一个孩子做的事事都好呢!”

  但元江却受到元澄的嘲笑,“你还是我哥哥呢?我都会吃饭了,你还不会吃,还吃奶呢。”

  小孩子也是有胜负心的,因为元澄一句无心的话。

  次日在饭桌上,元江居然也开始吃饭了,小腮帮子吃的鼓鼓的。

  芸娘不由得道:“孩子们也在比较呢。”

  乳母们把消息传到长房,过了几日林氏回来的时候,见儿子可以吃鸡蛋羹还有米饭和面条了,十分惊喜。人乳虽然好,但还是五谷杂粮养人啊。

  她深信是三房两口子费力了,写信告知于世子穆英,穆英在中秋回礼中给了极厚的节礼特意给三房。

  这就点了不少人的眼,尤其是四房,别说是端敏郡主不满,就是穆荃那儿也多有不满。

  “兄长真是亲疏不分,眼中只有利益。老三两口子奸猾的很,尤其是那个夏女,诡计多端。”尽管在外能忍,但是当着曼娘的面,他忍不住倾吐出来。

  但曼娘本为农家女子,见识短浅,听丈夫抱怨世子,也不知道如何说。

  其实在内院,这些夫人们都待她挺好的,便是大妇郡主,待她也尊敬,说她为四房开枝散叶,功劳比旁人都多,每次份例比其余的通房什么的都多些。夏氏虽然是隔了房的奶奶,但是有什么也会到此送一份,昨儿她这里还得了夏氏陪嫁铺子的点心。

  也只有她送的比较多,几乎是常常送。

  吃人的嘴短,曼娘老实道:“我倒是觉得三奶奶不错,爷你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呀?”

  穆荃气了个倒仰,还是觉得和端敏郡主一起吐槽更成,旋即便去了郡主处,曼娘看他气冲冲的走了,有些怔愣。

  他好像变了很多,以前分明不是这样的,在乡间的时候,他几乎什么都懂,长的好,字儿也会写,对付村里的恶霸们也是游刃有余,现在却变了……

  变得好像更

  急躁了些。

  世子的这番举动,牵动的并非只是四房的心,甚至连苏姨娘还有二太太都牵动了。

  苏姨娘自诩是个聪明人,她伺候侯爷多年,侯爷虽然如今还硬朗,但仿佛已经透露出要分家的意思了。

  老夫人听闻今年病了一场,老家的人传信说老夫人已经身子的下半部分几乎是不能动了,老夫人若是没有了,侯爷必定会将爵位传给世子爷,那么到时候分家就势在必行了。

  可恨的是老九之妻胡氏得罪了八皇子,前途无望,老十虽然在陈氏的鼓励之下,准备进入西北军,但是位卑职小,若是分家了,如何过活。

  况且——

  她打听到那孙姨娘的院子里的人说等日后分家了,穆莳自当为她娘请封诰命,穆莳位高权重,在皇帝面前有脸面,他姨娘封诰命做封君,可自己却要老死在这儿,一辈子伺候侯夫人,在孙子孙女面前都抬不起头来。

  苏姨娘担忧的事情和胡氏讲不通,那人是个万事不操心的性子,她只得和小儿媳陈氏吐露心中的担忧。

  “……你很好,劝的老十上进了许多,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陈氏安静的听着,并不大担忧,“姨娘,父母在不分家,天下间说到哪儿都是这个道理。至于世子承袭爵位不假,可是侯爷和太太还在,这个家就分不成。”

  “家是分不成,但是世子明显就更愿意同老三家往来,日后世子承袭侯爵,咱们可都靠后了。”

  这才是苏姨娘最担心的事情。

  若是老九老十同世子关系好,日后仗着兄长的余威也能过活,但偏偏家中世子只对老三抛出了橄榄枝,那么她的儿子又该置于何地呢?

  陈氏知道自己身份低微,能进侯府这个门,都是因为苏姨娘,自己如果不拿点真本事出来,日后在婆母这里如何立足?恐怕下场和胡氏一样,什么都被人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