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庶媳第89节(1 / 2)





  “三奶奶素来大方,有个什么好的,但凡有的,咱们隔房的丫头们也能得着。”

  白氏想着便是夏氏做人周到之处了,她本身开着点心铺子,铺子里时常送来,谁去她那儿不拘旁的,好吃的好喝的尽有。

  再者,她管家时法度严明,不管家时却温和小意。

  既有权利,又有恩惠,下人们个个都欢喜去三房。

  主仆二人说了回家务事,白氏知晓那俩妾侍还算本分老实,也不再说其他。

  到了次日去婆母处请安,侯夫人特意对芸娘道:“这是大喜事,怎地不叫府上一起操办?大家热闹一番。只冷冷清清几个人,怎么好知晓。”

  芸娘遂捂嘴笑道:“他小人家名次又不算高,再者,过几日他准备归家做新郎官去的,生怕我们大操大办,到时候同年旧谊,往来一多,就耽搁的久了,到底年轻,最怕麻烦。”

  侯夫人想年轻人面皮薄也是有的,又想亲家这次说的亲事只是个知州的女人,未免地位太低,其实靠着侯府,说一门好一点的亲事也不是不成。

  但自来高门嫁女低门娶妇,亲家只看人品,不拘于家世地位,倒是让人高看一眼。

  陈氏在旁听着芸娘在说起家中置办了什么聘礼,只觉得好生羡慕,她羡慕的是家人之间的孺慕,还有夏氏虽然并非什么名门望族,但

  她这个女儿却在家中极其受宠,仅仅看夏家在杭州那样远的地方,但三节两礼都是特地派人来送,不坠了夏氏的面子。

  再者她姐姐弟弟都在京中,姐姐虽然只是太医的夫人,但何家听闻本身是巨贾,万贯家财,弟弟如今又中了举,对于陈氏而言,这才叫过的好日子。

  一家人齐齐整整,比什么都好。

  请完安后,苏姨娘眯了眯眼,昨儿她听说了,老太太身子骨又不大好了,恐怕也就是今年的事儿,到时候一群人都要扶灵家去。

  只可惜如今她一个男孙没有也就罢了,那河东老家最重规矩,再过三年返京,到时候各家起复就难了,横竖世子有世职,不必愁。那穆莳有圣眷,那夏氏还抚育过八皇子,总会有官做。

  再一个穆荃是嫡出,侯夫人和世子都愿意为亲儿子/弟弟出力,只剩下她俩个儿子,无依无靠的,侯爷一退,更是和那穆节一样,一滩烂泥,扶不上墙。

  虽然有俩个女儿,大女儿是卢家宗妇,很有几分体面,但如今卢家还要靠着侯府,自家女儿都时常上门来去侯夫人那里请安,小女儿嫁的却是有实权的,只韩家素来十分重视嫡出,当年若非家中只有穆芝一位姑娘,更兼穆芝形容举止无一不好,也不会嫁进去。

  韩家只和世子关系不错,再者若是求到外面去,家中肯定也不高兴。

  如此,又听闻夏氏的弟弟中了举人,虽然娶的只是知州家的姑娘,但是杭州望族,江南多豪富,她也不是不知晓,只是知晓,但心中更不是滋味了,人家弟弟再进一步又是个进士了。

  偏陈氏只胸有成竹,却不下手,只说忍耐忍耐。

  但她是真的忍不得了,苏姨娘想及此,身上出了一身的汗。

  她的异状,老对头孙姨娘头一个知晓,再者月仙是穆莳送给侯爷的美妾,她年前因为小产,不能伺候侯爷,但随后,弃了心中抑郁,一心一意伺候侯爷,时不时传递些消息给穆莳。

  穆莳归来便同芸娘道:“那苏

  姨娘以往也是个聪慧的,最耐得住性子,否则我娘也不会败在她身上,怎么现下也开始有些浮躁了,旁的我不怕,就怕她对你不利。”

  “她儿子不争气,当然就嫉妒旁人了,她又不像李姨娘那样老实。再者妇人到了她这个年纪,本身就是脾气大,盗汗,太太也不是这几年才好点的么?至于苏姨娘那里,陈氏那里因她嫁进来实在是太匆忙,我又有孕在身,没插人进去。你今日提了她,我就着人盯着她,她若对我不利,我必定手到擒来。”虽然她现在身子笨重,但是院子里油泼不进,可见她把持的多好了。

  穆莳本想再嘱咐几句,但想想芸娘这个性子,她既然说手到擒来,那就不必担心了,恐怕倒霉的人肯定是旁人。

  因此,只等着看好戏。

  第136章 二更

  侯府不日进来一位小娘子,乃是苏姨娘弟弟的女儿,正是玉貌绮年,待人亲亲切切,没有半点架子,针线活儿又好,还会作诗联句,算得上是才貌双全了。

  又兼她生母早亡,在继母手底下讨生活,听闻这次苏姨娘接她过府,也是因为继母想送她去别家冲喜,苏姨娘见着不像话,才禀告了侯夫人,亲自把侄女儿接了过来。

  芸娘捡了个张口笑的栗子,不用丫头剥开壳儿,自个儿熟练的剥开外壳,吃了下去,软糯香甜,沙质一绝。

  孙姨娘在旁笑道:“虽然好吃,但也要少吃,吃多了胀气可就难受了。”

  “是,吃多了喉咙还疼呢。”

  这次是她喊孙姨娘过来的,这苏姨娘接了侄女进门,估摸着认为这样的品貌大抵才能打动穆莳,听客房伺候的下人说这苏小姐是个随和的性子,同上上下下诸人都能聊上几句,时不时去园子里摘个花儿朵儿。

  孙姨娘听完芸娘说的还不解,“他怎地要送人给莳哥儿?莳哥儿即便纳了,那也与她不相干啊。”

  一个妾能左右什么。

  芸娘却道:“恐怕不是想让她侄女儿做二房,是想设个仙人跳的局。姨娘,我如今身子笨重,三爷自有紧要事情要忙,要我说,她这纯粹是做局想让三爷名声受损呢。”

  原来如此,孙姨娘狞笑,“她我却是知道的,平日里看着针扎一下都不会叫唤,可真真是会咬人的狗不会叫。”

  “再者,她对您嫉妒的很,听月仙说,她还在私下跟侯爷试探,她能不能也封个诰命呢。”

  月仙是伺候侯爷惯了的,苏姨娘和侯爷情分很不错,即便如今她年纪大了,但侯爷时常顾着情分,也去她那儿略坐一会。月仙烧的一手猪头肉,她靠的是穆莳夫妻,手里总不缺钱,又受侯爷宠幸,侯爷身边人若有个为难的,还要找她开解,她知晓的也多。

  苏姨娘确实嫉妒孙姨娘日后是个诰命,走出去那也是夫人,在侯爷面前不敢明说,但多有试探之意。

  孙姨娘一听就怒了,“她这是见不

  得我好呢,如今害了我儿子,日后我的诰命就不翼而飞。着实是鼠狗辈。”

  “所以,这事儿少不得要姨娘帮忙。太太如今礼佛,我们三爷到底是庶出,她虽然不害三爷,也未必会帮。”

  这却是真的,太太如今万事不管,都交给世子夫人打理,再者孙姨娘也信不过太太。

  说罢,便在孙姨娘耳边耳语几句,听的孙姨娘是激情彭拜,连连道好。

  **